「五輪學說」是中醫眼科一個重要理論,由明朝流傳至今仍繼續被應用。它將眼睛劃分為五個部份-五輪(風輪、血輪、肉輪、氣輪、水輪),各部位分屬五臟(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),藉此解析眼解剖、生理及病理,並用於臨床指導治療。
角膜病為風輪(屬肝)疾患。診斷風輪疾患 (角膜疾患) 要先辨屬翳或膜,翳又分新翳與宿翳。
角膜擦傷 (Corneal Abrasion) 多見於意外傷及眼睛,表現為劇烈疼痛、視力模糊、畏光流淚等。
患者為一名廿歲年青男士,因打籃球時被籃球撞傷右眼,自述當時視力未見異常。次日早上到來求診,症狀為右眼球刺痛、持續流淚、畏光,眼有黏性分泌物。
當時檢查視力: 右眼:0.5 左眼:1.0
生理顯微鏡檢查:右眼角膜中央表皮擦傷伴明顯水腫,鼻側球結膜充血
眼底檢查:雙眼未見明顯異常
此症則屬外障病之新翳,治法則以退翳明目為主。
當天治療處方口服中藥2天伴人工淚液
第3天覆診:
病者刺痛及畏光症狀已消除,仍略有流眼淚
右
眼視力已回復至1.0
生理顯微鏡檢查:右眼角膜表皮已基本復原,未見明顯水腫。(見圖)
治療:由於角膜基本癒合,再予1星期中藥以鞏固療效。
復發性角膜糜爛主要症狀為反覆發作的急性銳利疼痛,常出現於睡眠或快醒時,並伴有流淚、異物感、畏光、視物模糊等症狀。
常有眼乾及角膜外傷史。嚴重患眼可併發角膜疤痕、感染性角膜炎導致永久視力受損。檢查時可見角膜上皮缺損。
此病對應中醫眼疾〝聚開障〞或〝聚散障〞。《證治準繩.雜病》記載:「又名聚散障、夜星聚散、星月聚散、浮萍障、時發時散翳。多由肝腎陰虛,虛火上炎,或陰虛兼濕熱所致。症見黑睛生翳,〝或圓或缺,或厚或薄,如雲似月,或數點如星,痛則見之,不痛則隱,聚散不一,來去無時,或月數發,或年數發〞……」。可見過去中醫對眼疾症狀及眼外表現形容細緻,從中得知過往中醫眼科已對角膜病有相當認識,此病屬〝黑睛疾病〞之〝翳證〞範疇。
治療時會考慮病人體質,如屬陰火旺、肝膽濕熱等,再訂立治療方案,一般以口服中藥治療為主。由於此疾患易反覆發作,病者需堅持服藥一段時間以鞏固角膜,以減少復發。
另會建議滴用人工淚液及夜間塗潤滑性眼膏保持眼睛濕潤,以減低導致角膜上皮受損機會。
主要症狀為眼紅、畏光、流淚、視力下降、灼熱感及異物感等。病因有疱疹病毒感染角膜病史、滴用某類眼藥水、長期配戴隱形眼鏡、三叉神經切斷術等。
檢查時可發現角膜上皮缺損,伴邊緣微微隆起。此病有機會繼發感染,嚴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、虹膜炎、前房積膿等,後期更可發生角膜穿孔。
此病中醫病名為「花翳白陷」,屬黑睛疾病。以黑睛缺損處四周高起,中間低陷,形如花瓣樣為主要表現。此病角膜上皮缺損不易斂口,治療此病時會先分辨病者屬虛屬實。雖然此病以虛證居多,但亦有虛中夾實。故此,要先細心分析病人體質才可進行治療。
是一種嚴重且可致盲的感染性疾患,常有長時間戴隱形眼鏡、角膜外傷或其他角結膜疾患病史。症狀多為疼痛、眼紅、畏光、伴分泌物、視力下降等。
此病對應中醫眼科之「凝脂翳」,以黑睛生翳,初起如星,隨即向四周和深層發展,表現如一片凝固的油脂狀。
經螢光劑染色檢查時,可見因炎症角膜表皮受損。患眼視力下降、眼紅、畏光、異物感或疼痛等症狀。